官方商城
爱游戏app官方网站爱游戏app官方网站

“防护衣”保障锂电池-79℃低温度的环境高效放电

发布日期:2024-05-24 10:45:43作者:爱游戏app官方网站

  记者23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摒弃传统电解液设计方式,研发出电场辅助超分子自组装层技术。该技术仿佛给锂电池穿上一个穿脱自如的智能防护衣,有望解决电动车冬季“趴窝”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

  锂离子电池因寿命长、比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市场上有广泛应用。然而,其在低温下性能直线下降的问题一直未能完全解决,导致冬天手机“冻”关机、电动车“趴窝”等现象时有发生。

  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后章伟立介绍,当电池需要工作时,“防护衣”会自动套在锂电池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不仅能防止电解液在高电压下分解,还能加速锂离子的传输,使电池在低温下也能高效工作。当电池不工作时,“防护衣”又能自动脱下,让电池恢复到常规状态。“在‘防护衣’作用下,锂金属电池在-79℃的低温条件下仍可高效放电。”他说。

  此外,该技术还将极大的提升无人机性能。无人机等电动航空器对电池高比能、高功率和安全性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严寒低温度的环境下飞行时,有可能会出现电压骤降、飞行动力不足,甚至坠机等情况。造成这样一些问题的“罪魁祸首”是电解液。传统电解液低温下容易凝固,在电极之间的“穿梭”变得困难,特别是当锂离子从电解液到电极进行“跳跃”时阻力很大。

  “电场辅助超分子自组装层技术通过在电极表面上‘穿衣’,可当作跳板,辅助加速锂离子从电解液到电极的传递,从而提升锂电池在低温下的续航能力。实验数据表明,该技术使无人机在-40℃也能高效飞行。”刘凯表示,这一技术突破为寒冷地区的绿色出行和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随技术的逐步发展,低温锂电池将大范围的应用于更多领域,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